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又見潛行者——云南當代畫家聯(lián)展

開幕時間:2017-12-23 15:00:00

開展時間:2017-12-23

結束時間:2018-02-11

展覽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福路295號綠地?海珀瀾庭

策展人:張光華

參展藝術家:馬丹,毛旭輝,王銳,劉仁仙,劉瑜,蘇斌,李瑞,陳川,武俊,荀貴品,陶發(fā),虞華,管賽梅

主辦單位:云南省油畫學會

展覽介紹


  自2007年11月,為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第二工作室策劃第一個圭山寫生專題展"萌·紅土",到2016年3月于北京今日美術館策劃、舉辦"云南種子"展覽,整整11個年頭里,我沉浸在毛旭輝老師率先提出的"綠色價值"的構建中,沉浸在與自然相關的種種視覺幻象中,卻忽視了這批逐漸成熟起來的"種子"的自我調(diào)整,也尚且無力深入他們的情感潛流。從束發(fā)及笄到而立不惑,我們在"藝術"主線中綻放蒙太奇式的樣態(tài),恍惚間會產(chǎn)生虛幻,然而生活又是如此具體,一會兒慷慨哺養(yǎng)你的欲求,一會兒又把你無情撕裂;一會兒送來你的愛情,一會兒又帶走你的至親……來來往往、拉拉扯扯,只有那桿筆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只有那方色彩天地是最安全的居所?;蛟S,這又是自我安慰的臆想,藝術家本應是各自為戰(zhàn)的英雄,藝術本應是桀驁不馴的狂徒,奈何,當代語境中的權力話語不是構建于藝術內(nèi)部,而是來自某種無形的凝視。自由于藝術也不過是資本游戲中的一個陰謀,在自我復制和批量生產(chǎn)的手舞足蹈中,喪失敏銳和先鋒性,一旦精神性被抽空,藝術價值又何在?我們不一定在嚴密的理論框架中思考這些問題,但是發(fā)現(xiàn)并警覺這些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是,我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于是我們以一種潛行的姿態(tài)慢慢調(diào)整,不要腔調(diào)而要熱情。
  我們不是熟到骨子里,只是彼此欣賞,也有人說我們是抱團取暖,構建一種群體性的身份認同,以既往的活動組織方式為鑒,我不否認這種觀點也或是偏見,它說得對,作為一個"藝術移民"群體,我們的精神回不去故土,因為家鄉(xiāng)無人能識;我們的精神也不被城市接受,因為我們怪誕離奇。我們不得不與少有的志同道合者聯(lián)系在一起,在龐大的城市經(jīng)濟體中分享那一小部分向藝術傾斜的資本。盡管小,卻是革新舊有的藝術評價體系的突破口,是培育自由種子的溫床。當然,我們的聚合不簡單是因為身份,因為資源,其實質(zhì)是作一名藝術家的職業(yè)信仰。
  信仰,是創(chuàng)造"新時代"的精神核心,是作品的靈魂。正如,陳川的作品沉浸于對"秩序"的信仰;管賽梅的作品沉浸于"無歧視"的性愛欲求;李瑞的作品沉浸于油、墨的"和諧";劉仁仙的作品沉浸于生命的"綻放";劉瑜的作品沉浸于孤獨的"存在";馬丹的作品沉浸于"詩和遠方";蘇斌的作品沉浸于根系的"守望";陶發(fā)的作品沉浸于靈魂的"漫游";王銳的作品沉浸于生活的"溫情";荀貴品的作品沉浸于圖像的"維度";虞華的作品沉浸于"二次元"的構建。而毛旭輝老師和武俊老師,半生紅塵,他們依然沉浸于初心。武俊老師還是那么迷惑,沉浸于找出自己的確切位置,卻總把自己拋向游離與失重的鏡像中,焦慮不安。毛旭輝老師是"意志"至上主義,自從走上藝術道路,他不曾褻瀆"活著"的意義,與此同時,也將這份執(zhí)著與期許傳遞給沉浸在藝術中的種子們。
  沉浸式的投入即是信仰,無關因果,只重狀態(tài)。而今的云南種子們即是以這種沉浸式的狂熱,以城市潛行者的姿態(tài)創(chuàng)造著藝術的尊嚴。潛行不是銷聲匿跡,而是腳踏實地又戒驕戒躁,經(jīng)過了少年意氣,眼前的"潛行者"多了些滄桑,也多了份厚度,最重要的是多了一副真誠。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