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們, 19周歲了!
19年前的2003年,在今天看來,是個遙遠的記憶。
那時,中國藝術形象代言人式的當代藝術家們繼續熱火朝天地進軍國際,本土的藝術創作和市場也在努力開拓新的資源和空間。
經過80年代的火熱與沖動和90年代的沉寂與冷靜后,中國當代藝術在千禧年初進入了新的時代篇章。
在同一片時空中,2003年,中國互聯網在世紀之交的泡沫危機之后,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這一年,淘寶網啟動,QQ注冊用戶上升至2億,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網站均在這一年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全年盈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網絡獲取信息。
每天釋出的大量資訊,已經很難與傳統的口口相傳模式相匹配,信息的快速傳播和精準抓取也成為藝術圈的“剛需”。
在此歷史節點中,2003年春天,身在成都的楊凱創辦了綜合資訊網站——“中國西部藝術網”。
99藝術網(前身“中國西部藝術網”)創始人 楊凱
是年,楊凱在陸續結識了當代藝術家何多苓、周春芽、郭偉后,才發現自己鐘愛的當代詩歌夢和當代藝術的價值觀一脈相承;藝術九九歸一的底色是專業、專注,遂將網站定位為專業當代藝術互聯網平臺,并于2006年9月9日正式更名為“99藝術網”。
2008年,隨著“99藝術網”總部遷往北京,基于幾年運營,已經成為當代藝術專業傳播資訊平臺。
在成立至今的19年間,
99藝術網是
一個親歷者,
一個見證者,
也是一個參與者。
親歷了
藝術媒體從紙媒到網站,
從微博到微信的各個階段的迭代;
見證了
從50后到90后,
各個代際藝術家的發展和成長歷程。
參與了
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廣、傳播、收藏、創作、研究和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這19年間,
我們舉辦過六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四屆“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等上百場專業論壇。

2010-2015,第一至第六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
2013-2016,第一至第四屆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
我們聯合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州美術館、廣州大劇院、四川省博物院、成都當代美術館、河北美術館、今日美術館、臺灣關渡美術館等美術館、藝術機構,策劃舉辦了20余場藝術大展。
99藝術網聯合主辦的部分藝術展覽海報
我們聯合史論學家呂澎和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九部《當代藝術家檔案叢書》,還主編了《從沙子堰到玉林西路》當代藝術文獻書籍。
《當代藝術家檔案叢書》中部分專著
《從沙子堰到玉林西路》
我們還積極投身慈善事業,2008年聯合搜狐網舉辦“抗震救災 手牽手”四川地震賑災藝術品義拍活動。
在這19年間,我們經歷過輝煌,也陷入過低谷。
但唯一不變的,是堅守在當代藝術的“前線”,秉承專業、專注的態度,傳播、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精英的思想及優秀的藝術作品;客觀報道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脈絡、個案現象分析,及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為當代藝術愛好者提供當代藝術精準的資訊。
藝覽北京 “后疫情時代的藝術品收藏趨勢”論壇現場
松美術館 “畫影之間”論壇現場
立足當下,緊隨未來。
99藝術網將依托已經建立起的包含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紅書、微博、INS等平臺在內的媒體矩陣,推廣及傳播國際國內優秀的當代藝術。
聯合專業藝術機構策劃、舉辦當代藝術展覽、論壇等活動,為高凈值人群、企業、投資機構提供當代藝術品投資、收藏顧問服務和藝術空間運營顧問服務。
在元宇宙、數字化、網絡化、新視覺、新觀念、新形式的國際化語境中,吐故納新,砥礪前行。
藝術廈門 “后疫情時代當代藝術收藏的風險與機遇”論壇現場
北京當代藝博會
“畫廊在藝博會上如何做到學術與市場的平衡”論壇現場
有人曾說,
“都什么年代了,你們還叫XX網”。
99藝術網中的“網”,
也許早已脫離了技術層面的含義,
而成為:
一種對陳舊歲月和歷史的敬畏,
一種渴望互聯的時代追求,
一種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中深入骨髓的倔強和堅守。
今天,
99藝術網,19周歲了,
我們希望今天不是一個終點,
而是一個新起點。
感恩一路相伴的朋友、忠粉,
感恩您每一次的轉發、建議、批評和幫助。
愿,
有你,藝術相伴,常常“99”,
有你,我們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