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毛旭輝買到了黑塞的《荒原狼》。雖然這是黑塞的小說集,其中包括了《彼得·卡門青德》,但是只有新讀到的《荒原狼》被這位讀者劃上了太多的著重線,那些被做了符號的地方正是毛旭輝感受至深或者非常認同或者影響巨大的句子。他甚至將那些攝入內心的觀點再抄寫一遍,放在書的空白處,例如在黑塞的“出版者序言”的最后,他抄寫了這樣的句子:[對這個巨大的時代病癥]“不是通過回避和美化來克服,而是把這病癥描繪出來加以克服。”毛旭輝同意這樣的句子,他甚至從此就是這樣更加努力地去暴露他所認為的病癥——社會的和自己的。
1987 和平村2號 昆明
與黑塞筆下的“荒原狼”相似,毛旭輝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用兩條腿走路,身上穿著衣服??墒呛茈y說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個人的性格和行為以及他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奇特與怪異。這樣的奇特與怪異并沒有表現(xiàn)在他的言行舉止與眾不同,或者不斷地給予他人以攻擊,他學習繪畫非???,他從對圖形的描繪,到體積與透視的理解,從對視覺形象的寫實到用光來呈現(xiàn)看到的物體,最后他能夠充分理解從百貨公司向電影公司的調移不僅有利于自己的藝術學習也能夠調整自己與藝術毫無關系的身份,但是,他的確不滿足,他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藝術,一直就不滿足,他甚至完全學不會對過往的一切的滿足。很難說這樣的不滿足是什么原因,可是,暴露疾病,放任黑暗的病理因素的蔓延,的確是來自荒原中狼的一種特性。是病理因素還是社會原因,無論怎樣,毛旭輝就是將人的表面和并不光鮮的狼性結合起來的一個藝術家。在1985年11月的一個夜晚,他在一本以后寫下不少詩歌的本子的開頭寫道:
我希望這個本子里寫下的東西更接近我;比平時見到的那個我更為真實。
——這就是我的目的。
本子里記錄的是一些詩歌,寫于1985年到1987年,這些詩歌的文字很難是具體的生活內容或事件的描述,但那些心情與感受以及低落的嘆息都是真實的??墒牵煌脑姼杷枋龅氖录?mdash;—如果它們都有的話——和內心世界,是不成慣常邏輯的,是脫離了正常人的意識狀態(tài)的內容,除了有時表現(xiàn)出期望與美好,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不妙的,難受的,甚至恐怖和可憎恨的。
毛旭輝 紅磚樓里的自畫像 23×26.5cm 紙本油畫棒 1987
有時,不知是什么原因,將毛旭輝牽引到田園的想象與回憶。他說他很自信,他把這樣的自信理解為像昨晚睡了一個好覺。他望著天空,走在紅土路上,手里握著綠色的樹枝,大自然給予了自己的自信,所以他想象自己在向生命、向藍天致意。這樣的感受他在圭山的繪畫里有非常清楚的表現(xiàn)。
有時候,毛旭輝在想象著改變人的形式,例如集裝箱或者貨架上的東西,“像不動產(chǎn)堆在房間里”,結果是可以在有限的范圍里裝糊涂或者裝傻,也就是與他人沒有干系,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他對毫無生氣的社會沒有興趣。在夢一樣的空間里,他可以遭遇任何生命的形式:蜻蜓、螞蟻、貓。可是,這樣的空間是有轉換可能性的:小巷、石棉瓦、煙囪、汽油桶、水泥的地面,生命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持續(xù)。這只荒原狼似乎并不是一個實體,他像壁虎一樣穿越,但是也許被植入“中世紀的懷抱”,可是,當夜晚來臨的時候,貓約會的時間也到了。他又像幽靈一樣消失??這樣的夢囈經(jīng)常都有,閱讀使得這個年輕人很早就打開了習慣性的思維,而將內心的焦躁與不安以超現(xiàn)實的方式呈現(xiàn),他認為這是最接近真實的。毛旭輝經(jīng)常陷于夢囈之中,但他絕不會認為這樣的夢囈是虛構的和不真實的,經(jīng)歷與日常生活在操縱著毛旭輝的詞組,以詩歌的形式編織著真實的故事:狂歡之夜過去了,那已經(jīng)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往日的激情已經(jīng)從下水道穿過城市的河流流入永恒的夜,記憶中的一切——笑聲、歌聲、哭聲以及叫罵聲;月亮、騷亂的燈光、風、以及酒后的狂言,裹挾著嘔吐出來的黃水和酸味;直至次日午飯之后大腦恢復了清醒,藝術家把這些記憶中的經(jīng)歷視為真實的夢語。這些是多少年里毛旭輝與他的朋友們相聚所遭遇的情景。
毛旭輝 紅磚樓·冷天 50×70cm 纖維板上油畫 1987
在冬天,“荒原狼”會去思考死亡的問題,他想象自己的生命已經(jīng)消失,所有的往事與記憶墜入地層,聽著最后的呼吸,一切聲音和形象都停頓與消失,這時的生命將處于什么樣的狀態(tài)。這樣的夢囈是一種思考的假設,一種對于死亡和生命的認識,同時,也是對自我的存在的理解??墒牵瑝舨粫A粼诔橄蟮幕A上,它快又從日常的視覺和物理世界中拼湊出來,不過,這個時候的頭是紅的,臉是黃色的,這似乎是一種情緒的結果,包含著自卑與無奈。
都市的環(huán)境讓這只荒原狼煩躁不已,所以,他有時——冬天——會回到自然,回到湮沒已久的荒野。他回到山里,感受寂靜,沒有人,甚至也沒有充滿活力的樹葉,土地仍然是紅色的,可是腳也會被染紅,因為夢是紅的。
毛旭輝 紅磚樓·夕陽 88×88cm 紙本丙烯、拼貼 1987
1985年9月,他已經(jīng)從上海、南京回到昆明,他說他那永不著邊際的靈魂,總是在夜晚十二點以后休息,以致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在不短的文字中,他繼續(xù)將自己的經(jīng)歷、閱讀和夢囈結合起來,盡管中間的行文與閱讀和對歷史和藝術的思考有關,但是在最后的文字里,我們仍然看到的是一個失控的靈魂在迷茫中發(fā)出的驚悸:
現(xiàn)在已是午夜
兩只貓在窗下的破木箱里
求歡野合
發(fā)出嬰兒哭泣式的歡叫
這是午夜
不能辦到的事現(xiàn)在都可以辦到了
這是午夜
大地又微微地抖動了一下
當毛旭輝讀到黑塞的《荒原狼》時,正是他準備去珠海參加“幻燈會議”的期間,盡管他獲得了批評家和藝術家同仁的認可,并且意識到新的機會正在到來,但是,內心因為長期積淀下來的意識和感受不再將任何可能性理解為單一的好與壞:就像荒原狼面對美好與高尚時表現(xiàn)出懷疑與嘲笑一樣,毛旭輝也對“美”給予了高度的警惕,他說美本身就是暴力,“一踩就炸”。所以,8月是毛旭輝感受到藝術的可能性正在增長的時候,至少,漸漸豎立起來的價值觀系統(tǒng)正在贏得知音,毛旭輝內心似乎充滿一種積極的感慨,他對生活在西南的藝術家的內心真實有一種高度的信賴,他寫了一首《致南方之子第一歌》,可是,即便這樣的興奮之詩,他也把希望、矛盾與可能的失去放在一個邏輯上,他對標題的解釋是:
致所有令人哭泣的日子
致所有南方的后起之秀
在那些毫無把握的日子里
你我被那些日子的嘴唇死命地吻著
它巨大的舌尖卷走了所有的希望
沒有一個含義是絕對的,沒有一個希望是順暢的,也沒有一個判斷是單一的,就像12月完成的《致南方之子:第二歌》的結尾一樣,其祝福的語詞仍然是極為不祥和充滿荊棘的:
南方之子
我祝愿了
祝愿了
帶著你的綠枝
發(fā)芽的和未發(fā)芽的
去奔赴你的墳場
去履行這無垠墓地的呼喚
——從一種囚徒升華到另一種
囚徒的命運。
使命感也許是80年代年輕藝術家中間比較普遍的心理狀態(tài),將自己的藝術工作視為一種有自我約束的神圣職責是常見的現(xiàn)象,他們在發(fā)表自己的宣言與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充滿雄心的句子——即便失落和寂寞也“仍舊渴求異樣情感的搏斗”。
1984年,毛旭輝于和平村2號昆明市電影公司宿舍樓梯口
正如我們不斷看到的,這位熱愛南方的赤子當然渴望不斷的愛,所以,有很多詩歌和文字記錄的就是發(fā)生在某一刻、某一個時段、或者某一個思念中的心情,這是荒原狼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他的焦慮與嚎叫夾雜著一種悲憫,一種與生活中的壓抑交織的情感,他經(jīng)常會突然地將這些斷斷續(xù)續(xù)的情感涌現(xiàn)記錄下來,這些文字很碎片化,可是,在毛旭輝看來,生活就是這樣的,這是最最真實的,旁觀者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將這些碎片按照自己的日常邏輯聯(lián)系起來,那不是“荒原狼”的生活本身,這只“荒原狼”在1985-1987年之間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那樣:期待、亢奮、焦慮、愛、渴望、悲戚以及低聲的哀鳴:
就是這些臺階想起了你
就是這些溫柔的兩滴保存了
你的撫愛
我完全是沖著這一切而來的
可我一直沒有弄清這個事實
有許多事因瘋狂而表露了
喝下的是酒 吐出的是淚
卻還有很多 夾雜著夢幻的色彩
永遠迷失了去向
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
在每一個細小的局部中延伸著的夢
那每一片葉子都掛著綠蔭和煩悶
有的飄散了隨著風
有的滴落在石階上隨著雨而流逝
這首詩針對的是什么具體經(jīng)歷很難講,不過就在后面的幾頁里,正好記錄的是家庭即將破裂的時候,他剛剛離開讓他感到慰藉的“向陽院”,離開在四川美術學院的朋友們。在回昆明的路上,他用文字來整理自己的混亂的思緒:情感、藝術以及眼淚。
毛旭輝顯然渴望一種溫情,這就是為什么他說“向陽院”的生活恢復了他的人性、歌聲和記憶。在人們理解中,行走在荒原中的狼一定只有野性、粗魯或嚎叫,可是,在恰當而溫暖的環(huán)境和時刻,這只狼會恢復人的習性。毛旭輝說在向陽院一夜夜對藝術的討論和自由的歌唱,使得“在我身上被掩蓋了許久的東西,在這里又一次愉快地復歸了,就像一下子從夜里走了出來”。
當毛旭輝得知張曉剛在四川美術學院準備舉辦第四屆“新具像”展覽時,他已經(jīng)將“新具像”視為一種攪動人們腦漿、“發(fā)酵他們的機體”的激素,他鼓動張曉剛擴散“新具像”的影響,他的鼓動詞是那樣地具有激勵與瘋狂的性質,以致達到了接近失控的邊緣:
慶幸的是,我們不止一次地面對了悲劇,因而它在不斷地上升,開拓著新的孤獨和虛無。那是在“塞納河”砸酒杯的時候就開始了!是在老圭山喝苞谷酒的時候就開始了!是在許多像狼一般嘔吐中開始的,是在那些狂歌之夜月亮變得丑陋時開始的,它開始了一百多次了!酒精已經(jīng)燒爛了肺,燒爛了胃,燒爛了喉管,那時就早已開始了?。?/span>
1989年,毛旭輝于和平村2號電影公司宿舍內
毛旭輝注意到,黑塞認為許多藝術家就是荒原狼,毛旭輝在黑塞分析藝術家的段落上清楚地劃上了紅線,以表示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了認可和支持。
黑塞在《荒原狼》里這樣寫道:
這些人的內心都有兩個靈魂,兩種特性。神和鬼,父親的血和母親的血,享福和受苦,這些都是同樣敵對而混亂地在這類人身上相互共存和相互滲透,如同狼和人在哈立身上一樣。這類人生活很不安定,在偶爾出現(xiàn)的少有的幸福時刻,他們領略到如此強大和難以言傳的美麗的東西。這片刻歡欣的浪花有時會如此光采奪目地高躍于苦海之上,以致這暫時閃耀的幸福之光也會觸及到他人,使他人為之著迷。就這樣,作為高躍于苦海之上珍貴短暫的幸福浪花,那些藝術作品誕生了。
事實上,正是尋求孤獨,使得他們可以理解死亡的含義,以至于對那些歷史的自殺者能夠有更深切的理解與同情。這當然是一個悖論:就像黑塞分析的那樣,荒原狼屬于自殺者,但是就荒原狼的本質來說,肉體的自殺并不是必要的,因為有一種神圣的使命要求他們通過藝術對死亡和自殺的模擬來向人們告誡生命本身的痛苦悖論:死亡是必然的,這就像生命必然要反抗死亡一樣。
毛旭輝在黑塞的這段話的下角寫道:“用死來體現(xiàn)生活的本能。”在這樣的閱讀中,毛旭輝一方面理解黑塞的原本含義,另一方面在體會自己的真實處境。他的經(jīng)歷完全不同于《荒原狼》作者的經(jīng)歷,但是他在那些由漢字完成的句子與描述的故事中感受了一種內在的共性:人對生命的理解。他不是黑塞所說的那些中產(chǎn)者,因為他所生活其中的社會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但是,他對黑塞所說的被中產(chǎn)階級含含糊糊地容納其中的那些“怪癖人”多多少少感到是同類:他們強悍而野蠻,無論從圣賢還是從酒色徒方面來看,身上都有強大的動力——靈魂上的一致性。
正是這種復雜性,正是自身內部的不同自相矛盾的因素的并存,使得毛旭輝——和他的朋友們——時常感到痛苦,這就正如黑塞分析的:一個胸膛或者大腦里有很多靈魂,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是吃不消的,而藝術家有可能將其通過藝術的方式轉化,這就是為什么那些敏感的表現(xiàn)主義畫家在畫布上表現(xiàn)出痙攣傾向的原因。